揀寶 第61章 交流會的目的(1/2)

章節列表 轉碼閱讀中,不進行內容存儲和複製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這件東西不夠真。不過,卻不是贗品,而是晚清民國的仿品。為什麽這樣說呢。”

    一會兒之後,張老也沒有再賣關子,直接給出了答案,並且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你們仔細看這個鼻煙壺,胎釉雖然潔白勻淨,但與乾隆時代的真品相比,就顯得不夠精細。而且密度低,釉麵有細小棕眼。”

    頓了下,張老一掂量,示意道:“胎骨薄手頭輕,拿起來發飄,可見胎質不夠堅密細膩。還有這顏料的彩質不夠精細,彩層較厚,彩麵光澤欠活,顏色濃而過豔。尤其是畫風,彩色與繪畫聯係起來看,筆法呆板,沒有多種彩色重疊地反複地皺、擦、點、染的特點。”

    “總而言之,這是晚清、民國時候的仿品,仿得十分逼真。但是與乾隆時期的古月軒鼻煙壺相比,還有一點細微差異。”

    放下了鼻煙壺,張老有些遺憾道:“東西真的不錯,可惜沒到那個年代。”

    聽到這話,底下不少人輕輕歎氣,這些都是覺得鼻煙壺是乾隆年間珍品的人,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鼻煙壺的主人。

    其實,張老的一席話下來,幾乎每個見解,都比較主觀。但是,卻沒有人質疑,甚至那些覺得鼻煙壺是乾隆珍品的人,也暗歎是自己看走眼了。

    這種信服與承認,圈外人很難理解。有的時候,他們總是覺得奇怪,為什麽自己怎麽看,都是真的東西,而專家一上手,一摸,就說是假的。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並不是什麽盲從,而是一種信任。相信張老本身的經驗積累、知識素養,相信張老的人品,更加相信張老比自己看得準。

    所謂的經驗與積累,聽起來十分空洞。但是,你不能不承認,這是存在的。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可以依靠經驗和感覺,做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來。

    經驗豐富的鑒定家,在通常的情況下,也屬於這類人。就好比讓一個大學生,去做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不可能出錯。錯有失誤,那也是極其低微的概率。

    所以,當張老作出判斷之後,眾人一致認可。其中包括王觀也沒有絲毫的懷疑,隻不是出於對比驗證,開啟了特殊能力。凝神一看,隻見那隻鼻煙壺上,浮動著一層淡白色的寶光。就知道其中的真偽與年代,都全被張老說中了。

    王觀也不覺得奇怪,收藏圈子不比其他,不是論資排輩的地方,你享有這麽高的聲譽,那麽就應該有與之匹配的實力。

    “好了,鼻煙壺先放一放。”

    就在這時,周老開口了,笑著說道:“接下來我們看第三件寶物。”

    說話之間,工作人員走來,小心把鼻煙壺擱到旁邊。與此同時,第三件藏品也慢慢的在展台下麵上升出來。

    第三件寶物,竟然是一幅字畫。對於字畫,王觀的了解不多,隻是知道,字畫的鑒定,似乎比瓷器、古玉之類,更加困難幾倍。

    畢竟瓷器古玉的贗品再多,造假技術再高超,也被局限在一定的範圍內了。但是字畫卻不同,無論是古紙古墨,都能夠流傳下來。加上各種巧妙的揭裱、移花接木手法,以及曆代畫家、書法家的行文筆法,還有少年、中年、老年,各個年齡階段,又有不同的特征表現……

    諸如此類,種種細節,稍微漏了點兒,就會看走眼,鑒別不出真偽來。

    王觀記得,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曾經說過,他年青的時候,就是覺得鑒別字畫的爭議太多,甚至好幾個知名的字畫鑒定大家,針對同一幅畫,卻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見,沒有統一的結論,他根本弄不清楚誰對誰錯,所以幹脆專-->>

章節列表 轉碼閱讀中,不進行內容存儲和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