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第八十一章 港口的發展(1/3)

章節列表 轉碼閱讀中,不進行內容存儲和複製
    。

    塔尼婭的父親叫約奧尼克斯,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澳大利亞總督發布屠殺土著人命令的年代,那時候整個澳大利亞土著人要麽淪為白人的奴隸,要麽麵臨被屠殺的命運,於是這些生活在東南和西南地區的土著人開始了漫長的遷移生活。

    約奧尼克斯的父親也是安納州部落的首領,不過在遷移的過程中依然沒有保住自己的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也就是約奧尼克斯的兩個哥哥,而整個部落也從原來的一萬人的規模衰減成現在的三千多人。

    徐衛尋找的那片礦區是約奧尼克斯的父親帶領族人遷徙的時候發現的,包括約奧尼克斯的父親在內的所有的族人都不明白他們發現的這座鐵礦的意義,隻是當做一個可以補充鐵製品需求的一個地點。

    那處鐵礦不僅約克尼克斯知道,就連薩尼娜也知道,於是這一次的澳洲土著人部落之旅使得徐衛因禍得福,不僅得了一個性感妖嬈的女人,還知道了去往鐵礦的正確方向。

    在薩尼娜的指引下,徐衛和警衛連的人乘著汽車隻用了五天的時間就看到了遍地都是紅色土壤的土地,然後他們順著紅色土壤延伸的軌跡,看到了一片連綿起伏的紅色山脈。

    徐衛在一處山穀中停下了汽車,跳下車後走到山穀的峭壁上,撫摸著那猶如生鐵鑄成的山壁,一時之間五味雜陳。

    徐衛也明白現在還不是感歎的時候,於是命令警衛連的士兵開著汽車分頭去各處山峰撬取鐵礦石樣本,然後再這處山穀回合。

    撬取鐵礦石的行動倒是非常的順利,在這處山脈停留了三天的時間,從方圓上百裏的地方取得了上百份不同地區的鐵礦石樣本,然後徐衛就帶著大家開始返回。

    根據徐衛繪製的地圖,薩尼娜領著徐衛到達的地方就算不是後世的紐曼山區,估計距離紐曼山區也不遠,不過在哪裏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最終的是這裏有鐵礦,至於名字,還不是徐衛想取什麽名字就取什麽名字。

    由於有了徐衛繪製的地圖,回去的路程也方便很多,並且徐衛還在回去了路上在安納州部落停留了一天,為他們的部落留下了足夠的藥品,然後帶著人返回了黑德蘭港。

    此時距離徐衛離開黑德蘭港已經半個多月的時間了,整個港口在這段時間有了很大的變化,時任警衛連生活委員的石文珍由於早年當過一任知府衙門的幕僚,於是就在徐衛探索鐵礦的時候留下來充作臨時的民務官。

    由於徐衛在離開的時候大家已經到達皮爾巴拉地區半個月的時間了,此時的移民者已經適應了在黑德蘭港的生活,並且徐衛在離開的時候還給了石文珍最大限度的行政自由,於是在徐衛離開的第三天,石文珍結束了整個移民者吃大鍋飯的生活,開始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市場模式的行政方法。

    石文珍首先改革了移民者勞動的報酬方式,暫時以天為基本單位發放由徐氏銀行發行的紙幣,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則是按照徐衛優先照顧的方式免費發放足夠一個孩子使用的生活物資。

    其次,石文珍改革了原來的大鍋飯食堂,聘請移民中手藝比較好的人作為廚師來代替軍隊中的炊事人員,並且按照菜品類型的不同規定了不同的價格。

    第三,由於大多數的移民者都是單身漢或者寡婦,繁忙的勞作使他們沒有時間為自己縫製衣服,於是石文珍借鑒了徐衛在長沙的模式聘請了一批手藝好的婦女建立了一個成衣製造工坊,用徐衛從歐洲進口的縫紉機批量生產成衣製品。

    第四,為了豐富移民者在工作之餘的生活,石文珍還在居民區建立了一座百貨商場,裏麵前期隻是經營-->>

章節列表 轉碼閱讀中,不進行內容存儲和複製